昨晚,粵劇界紀念藝術大師紅線女晚會在中山紀念堂上演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 攝
 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、通訊員蒙菁報道:昨天是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逝世一周年的日子。當晚7時30分,“永遠的紅線女——粵劇界紀念藝術大師紅線女晚會暨紅派藝術展演”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,三千粵劇粉絲齊齊紀念“女姐”。一眾紅派弟子和學生使出渾身技藝,盡情演繹紅派藝術。
  本臺晚會由廣州市文廣新局主辦,紅線女藝術中心、廣州粵劇院承辦。紀念晚會引起了眾多粵劇粉絲的關註,甚至“一票難求”。記者在現場看到,偌大的中山紀念堂坐得滿滿噹噹。據主辦方介紹,共有3000多名觀眾前來捧場,其中大部分是自掏腰包買票進場觀看,“有點出乎意料”。
  晚會以紅派藝術展演形式進行,參加演出的有紅派弟子和學生,如郭鳳女、歐凱明、黎駿聲、蘇春梅、瓊霞等著名粵劇演員,以及海內外粵劇藝術工作者代表。在晚會期間,紅線女的兒子馬鼎盛先生還上臺贈送他的新書《馬鼎盛自述:我和母親紅線女》,並即席獻唱了一段。晚會還以大量珍貴視頻,再現了紅線女的風采。
  晚會尾聲,大屏幕播放了紅線女大師最後一次登臺演唱《荔枝頌》的實況錄像,全體演員跟著合唱時,很多觀眾都站了起來,舉起手中的相機、手機,記錄下這歷史一刻。還有不少粵劇迷涌到台前,久久不願離去。看到此情此景,有資深業內人士感嘆:“只要是真正精彩的藝術,怎麼會無人欣賞?怎麼會沒有市場?”
  女姐作品重現紅宅
  其故居已確定將建紅線女藝術館
  
  羊城晚報訊 記者褚韻、劉雲,通訊員朱海靖報道:昨天,紅線女長年居住的“紅宅”所在區域的華僑新村紀念館(華僑新村愛國路25號居委會二樓展影廳)內傳來了“荔枝頌”的陣陣佳音。即日起,追憶“南國紅豆”——粵劇一代宗師紅線女事跡展影活動在此舉行(左圖湯銘明攝)。展影分為紅派宗師,藝術生涯,國粹精品與南國紅豆四個板塊,展現藝術大師的生平事跡,並利用館內的3D影音系統,展播紅線女經典戲劇作品如《王昭君》、《荔枝頌》等,展影將持續至31日,每周一至周五工作日時間開放。
  目前位於華僑新村友愛路的“紅宅”別墅已被廣州市文廣新局確定將建成紅線女藝術館,相關籌建工作正在開展。 編輯:李傑
   1
  好友親人追憶紅線女
  “她愛藝術愛得至死不渝”
  文/羊城晚報記者 王田歌 黃麗娜
  昨日上午,20多名紅線女生前的親朋好友重聚紅線女藝術中心,參加“人民的紅線女,文藝的大未來”座談會,講述紅線女留下的點滴回憶。
  20多名座談會出席者中,既有紅線女之子、鳳凰衛視評論員馬鼎盛,也有郭鳳女、歐凱明、黎駿聲、瓊霞等紅派弟子,還有紅線女的同事、藝術界好友。提起紅線女,每位出席者的回憶都有相似之處——粵劇“藝痴”、愛國愛民、德行出眾。
  藝痴:生命最後仍在表演 “她對粵劇真是愛到了骨子裡,愛得至死不渝。”紅線女藝術研究專家謝彬籌回憶,紅線女逝世前一個月,還在世界廣府人大會上唱著《荔枝頌》。紅線女曾教過廣州粵劇團團長黎駿聲一齣粵劇,十五年間,黎駿聲都未唱過這出戲,卻僅用一個下午就能找回感覺,“都是因為她不厭其煩地教,經常連續幾天摳一段戲甚至幾句詞”。
  藝德:“做戲如做人”
  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餘勇還記得,紅線女在年事已高時仍要求與餘勇一同前往粵北山區表演,“一晚上跑三四個地方,見到村民還不忘說幾句話、唱著歌”。
  著名魔術師何其昌也對紅線女對別人的關心印象深刻,某香港演員來廣州時希望見見紅線女,紅線女反而親自到酒店拜訪他,“女姐說他年紀比我大,對廣州也不熟,不能讓他跑得這麼辛苦”。
  傳承:立足於藝術本身
  紅線女生前,在培育粵劇接班人和推廣粵劇藝術活動中不遺餘力、不計報酬。參加座談會的嘉賓們一致認為,紀念紅線女最好的方式,莫過於傳承併發揚粵劇。
  紅線女的兒子馬鼎盛認為,粵劇雖然要與時俱進,卻不能過於迎合市場,必須針砭時弊,立足於藝術本身、立足於人民。“我建議吸收優秀的歷史文化,粵劇古代與現代的比例為7:3。”
  何其昌建議“粵劇舞臺設計要更豐富、更現代一點,善用科技”。李賀認為,可以利用電影等現代手段,拍一部類似《梅蘭芳》的電影,“既讓人瞭解紅線女,也能通過人物故事介紹粵劇”。
  市民:多來看看女姐
  昨日是紅線女逝世一周年,清晨8點,已有幾位市民來到紅線女藝術中心門口,其中一名是粵劇迷蘇伯。蘇伯去年曾自發到殯儀館參加紅線女的告別禮,今年也早早與一群粵劇好友約好在紅線女藝術中心見面,共同前往紅線女墓前悼念。
  蘇伯最喜歡紅線女的《李香君》,“聽多少次都不厭,聽到兒子都煩了。”蘇伯今年已65歲,他告訴記者,往後紅線女的每年忌日他都要去紅線女墓前走走。“我都這個年紀了,趁我還沒走,多去看看她”。
  ?編輯:李傑
  (原標題:傳奇粵劇名伶紅線女逝世一周年 三千粵劇粉齊聚憶女姐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i83xifsq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